《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》蜀ICP备13017101号法律顾问:ITLAW-庄毅雄律师
Copyright © 2008-2020 名流旗袍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. 本站未注明"来源的文/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,本站转载文章,是出于传达更多信息的目的,如本站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及时与我们联系,我们会马上删除!
扬州工艺美术大师陆树娴的仿真绣《麻姑献寿》陈列于扬州工艺美术馆内,引得无数参观者驻足流连。2007年4月,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、著名作家冯骥才到扬州,在观看了《麻姑献寿》后,评价她绣出了笔墨的浓淡湿干、笔锋枯润和画意精神,艺术价值很高。充分体现了扬州这块土地的文化精神。冯骥才专程看望了这幅刺绣的作者陆树娴大师,对其的其他作品也赞不绝口,称她为“国宝”,并挥笔题写了“心线神针”四个字赠送给陆大师。
今年已经八十六岁高龄的扬州市工艺美术大师陆树娴,是扬州刺绣的杰出代表,现代扬州刺绣的早期创始人和开拓者之一。她长期从事“仿古绣”和“写意绣”的研究,总结了一套独特的针法,尤其擅长刺绣“扬州八怪”的作品。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展评,屡获盛誉。1962年,其代表作《竹》赴加拿大参加中国工艺美术展览,获得广泛 好评。2007年,被中国文联、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“首批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”,2008年,被江苏省文化厅定为“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”。
陆树娴,生于1924年。小时候,家里大人把她当着男孩子看待,穿男装,剃小平头,外人都称呼她为“二相公”。
样子像个男孩子,陆树娴从来不爱梳妆打扮,更不爱戴花,但女孩子有爱美的天性,她喜欢收藏绒花和花样,喜欢绘画。她八岁的时候跟着母亲张秋纹学习刺绣,其实天性爱美的她,早在四五岁时起,就开始学着大人的样子做女红了。
当时大户人家的女儿,都要会闺阁绣,一般都是请师傅上门教学,但她的刺绣基本功是家传的。她的外婆就是一位刺绣能手,母亲是一位擅长花鸟刺绣民间艺人,曾经为清朝的织造府绣过贡品。
1957年,扬州成立“探花刺绣小组”,此时陆树娴加入了这个小组,开始致力于扬州刺绣的研究。1959年扬州绣品厂建立,手绣精品恢复生产。
当时扬州刺绣行业刚刚起步,钱承芳市长要求他们拿出自己的东西。陆树娴觉得,扬州的刺绣不应该原封不动的照搬苏州刺绣的技法和套路,成为“苏绣的复制品,应该有反映扬州特色的作品。
苏州刺绣长期受到吴门画派的影响,形成了自己的风格。而扬州与苏州地理环境不同,语言系统也不一样,历史文化和人们的审美情趣都有一定的差异,比如扬州八怪的画风就与吴门画家炯然相异。
想到了扬州八怪,陆树娴就想:扬州画派的作品,题材高雅,如果刺绣作品能够再现八怪的画风,创造写意绣,区别于以工笔绣见长的其他绣种,岂不是更能体现扬州特色。
这真是一个大胆的设想。要知道,刺绣作品靠的是慢工出细活,而写意画是用简练的笔法描绘景物的神韵。画家抒发感情时,纵笔自由挥洒。这与刺绣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,怎样统一,是一大难题。于是,她们先选了几幅齐白石的画稿进行试验。
在针法上,陆树娴认为平绣与乱针绣各有所长,乱针绣便于表现油画特色,而写意和仿古绣上采用平绣发挥余地更大。对于写意绣来说,苏绣的“散套针”和湘绣的“擞和针”等针法,有一些可借鉴之处。陆树娴受到素描画线条的启发,模拟铅笔画中的网纹画法,发明了“施网针”。为了反映写意画一笔多色的水墨效果,在工具上她采用“麦芒针”,其细如发,长度不到二厘米;在用线时把丝劈得更细。通常使用的细丝线由双股十六缕拧成,于是她先把一根线分成三十二缕,然后再将每一缕劈分为几根单丝,绣到最细致处往往只用两根丝,肉眼很难看清。
经过长时间的摸索、试验,陆树娴终于总结出一套写意绣的工艺技巧,一件件仿古写意画刺绣精品从她灵巧的十指下产生。
陆树娴长期从事扬州“仿古绣”和“写意绣”的创作和研究,她善于选用名人字画,着力表现原作的笔墨技巧,尤其擅长刺绣扬州八怪的画作,作品具有超强的感染力。她所绣罗聘的手指画《葫芦》、黄慎的《柳鸭图》、李方膺的《破盆兰花》、李鱓的《喜上梅梢》等大量作品都受到人们的好评。
陆素娴大师的弟子众多,她已经记不清有多少人向她学过写意绣了。如今她的女儿陆俊俭已经跟着母亲学绣十多年,并且根据自己的特点,在针法技巧上有所创新,孙女陆蔚华在工作之余也学习写意绣,并为陆大师描摹画稿。
陆树娴的代表作《麻姑献寿》(纵一百一十七厘米,横六十三厘米)创作于1959年,此图选取扬州八怪画家黄慎的著名人物画。
陆树娴大师选绣此画进行再创作,因其特别传神,此画中的麻姑姿容端庄美丽,站立云端,双手抱着盛有灵芝仙酒的宝瓶,目视前方,神情专注,仿佛飘然欲下,仿佛是向她走来。人物面部细腻,衣纹钩勒线条粗简明快,显得既素雅又华丽,显示出人物的非凡身份和在祝寿的特定情境中对寿者的尊敬和虔诚。选绣此画的另一个重要目的是为了向国庆献礼,此时将祖国比作母亲,寓意深刻。
此画的设计、上稿、刺绣皆由大师一人完成。她每天在博物馆对照真迹刺绣,为了忠实于黄慎原作,充分表现原画的神韵,反映出中国画的水墨效果,特别是黄慎那种柔合草书笔法的独特衣纹勾勒,表现麻姑那种“风吹仙袂飘飘举”的感觉,作者采用了她潜心自创的“施网针法”同时参以编针、接针、施针、绞针、乱针等多种针法,最后变有招为无招,得心应手,左右逢源。
当这幅刺绣作品接近完成之际,大师得知自己身患绝症,当时大师以为这是自己最后一幅留给后人的东西,于是她抛弃一切杂念,反而静下心来,专心创作。出于对世界的留念、对创作写仿真绣的执着追求,作者饱含激情,以针代笔,以线作墨,倾注了全部心血。
从1959年开始构思,至1979年全部完成,整整经历了二十个春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