会员注册|  购物车 在线留言|  收藏本站


 
当前位置:首页 > 中国旗袍史 > 详细内容
上个世纪50年代旗袍曾昙花一现
字体大小: 【】 【】【
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 上个世纪50年代旗袍曾昙花一现
1949年,解放的枪声打破了旧中国人畸型的繁华梦想。在人民当家做主的新时代,如果说服装也有流行地话,民主、艰苦奋斗和集体主义精神在服装体现得是简朴和实用。建国之初,妇女们穿衣服都要学解放区的样子,鄙夷穿红戴绿的“资产阶级小姐”。“努力工作、艰苦朴素”的口号是那时常挂在嘴边的。人们对衣服美的追求似乎己经完全转化成对革命工作的狂热。旗袍所代表的高雅悠闲、舒适的淑女形象在这种氛围里失去了其生存的空间。与此同时,服装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,前店后坊的小规模作坊被划入服务商业而受到重视,而以大机器大批量的生产,并以加工出口为目标的服装业受到重点扶植。虽然服装生产零碎混乱的现象得以改观,但对以量身定做为主要经营方式的旗袍行业却产生了很大的冲击。旗袍进入了它的衰落期。昔日辉隍的地位被50年代的干部装所代替。这一时期的服装崇尚简洁、朴素和平实。男装以中山装、青年装、学生装、春秋衫、工作服式茄克衫、军大衣和派克呢大衣为主;女装则流行布拉吉式连衣裙和列宁装。不少女性甚至直接采用上述男装。服装颜色单调,以绿、蓝、黑、灰为主。由于当时的物质水平低下,国家对纺织品行业实行限额消费,使得流行的变化速度大大放慢。那些爱美又喜欢妆扮的女子,只有在服装的细节和服饰搭配上多动脑筋,大到毛衣的编织、领形腰身的改良、领口部位内外衣饰的组合等,小至衣装整洁程度、裤缝处理、旧衣改新等,以此满足自己对美的追求又不过分显山露水。
到1956年,服装业的这种形势发生了一些转变。据说前苏联的某领袖人物到中国访问时提出,中国人的服装不符合社会主义大国形象。国家要改变形象,要体现社会主义欣欣向荣的新面貌,于是,1956年起,政府号召“人人穿花衣裳1956年,由上海市妇联、美术家协会联合主办了一次时装博览会,参展时装均一式两份,在北京和上海同时展出,现在的上海市展览中心整个三楼展厅布满了展品,可谓盛况空前。一时间,穿漂亮衣服成了名正言顺的事。单位中女团支部书记带头烫头发、穿新衣,旗袍在此时又重新赢得了一席之地。
50年代的旗袍深深地打上时代的烙印。摒弃一切繁复琐碎的装饰,“实用、经济、美观”是对包括服装、染织在内的工艺美术界提出的普遍要求。旗袍款式简洁大方,腰身较40年代宽松,很少使用刺绣、镶滚边等装饰,色调也力求素雅和谐。
1958年6月,我国参加第九届国际时装会议。这次会议在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举行,成员国有七个国家。我国派出观察员,并在兄弟国家表演人员的协助下展示了以旗袍为主的26套中国服装。参展的旗袍做工精细,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,深得会者好评。
  
更多...蜀绣旗袍热售推荐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|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《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》蜀ICP备13017101号法律顾问:ITLAW-庄毅雄律师

 Copyright © 2008-2020 名流旗袍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. 本站未注明"来源的文/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,本站转载文章,是出于传达更多信息的目的,如本站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及时与我们联系,我们会马上删除!